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7
0

在花費了一些大篇幅介紹與解釋怎麼樣制定戰略後,接著想要談一下所謂的解決問題。對我來說解決問題其實就是設計的戰術,在遇到實際的狀況時,是怎麼樣去面對並把困難解決。

通常成為經營者後的第一個作業,如果是制定戰略的話,那接著就是怎麼樣把制定的目標給完成。已經有非常多的書在談論要怎麼樣日復一日的去做好一定要做的工作,這邊就不贅述。身為經營者,每天認真完成理所當然的工作,日復一日的持續這樣子做下去。與員工相比,身為經營者或是老闆,如果這一家公司你不經營下去,那它最終就是要收起來。

只要公司的門打開的那一刻,我們就要想辦法服務或者是提供產品給我們的顧客,這就是經營一間公司的基礎。那我們要怎麼樣讓客戶可以得到價值呢?很多人常常笑著說:「只要當了老闆,就可以把全部的事情丟給員工去做。」

這句話的問題在於,除非這位老闆聘用專業經理人,並且變成很單純的股東或是投資者,否則如果是拿自己錢來經營公司的老闆,實在是很難這樣子執行業務。而這樣原因在於如果老闆不了解現場的情況,或者是現實的工作狀態,很容易就與實際的情況脫節。一旦與實際的情況脫節,就很難針對問題,或是突發狀況去制定相關的策略來解決問題。所以我們做一件事情,不單純只是下達指示,而是也要親力親為的去了解說具體的執行狀況是怎麼樣的,才有辦法真正的解決問題。

這陣子AI的風氣非常的興盛,很多人都說著也許未來只要AI就可以處理大部分的事情。其實這個跟前面的概念是一樣的。對AI下了指令或是指示,但沒有實際去看 AI 所生成的最終的結果,或是執行過程中是否有偏差,那得到的結果通常都不一定是最好的。甚至有的時候越是複雜的問題,越需要一步一步的去監控,去面對這一些 AI 的工作成果,或者是員工所產出的結果,在過程中去想辦法讓指示被落實在工作中,否則問題,或者是目標就沒有辦法達到。

再來是經營的數據,很多人看到數據就覺得經營的狀況是大好,或者是大壞而感到壓力。我在一開始也是這樣子的,追求著營運的數字,可是卻沒有注意到說這些營運數是背後的細節是什麼,導致經營受挫。我們必須在看這一些高階的數字之餘,也要去了解這些數字背後所代表意義是什麼,才有辦法更能夠知道接下來經營的方向是什麼。所以不能永遠只是坐在辦公室裡,下的指令,或者只是看看報表。而是要親臨現場親自面對狀況去進行指揮,甚至想辦法跟其他人一起協作參與其中,才有辦法真正的找到問題並且解決問題。


上一篇
Pivot, Pivot and Pivot
下一篇
情報
系列文
如何營運一間公司3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